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709篇原创文章
越是在国内资本市场浸泡得久,越觉得国内的主流资金在定价话语权上太弱了,换个说法就是,太没有志气了,都是跪久了站不起来,堪称国内资本市场怪现象。
01
(资料图)
A股怪现象
其他行业就不说了,就以新能源大爆炸主要覆盖的领域新能源来说,这两年多来,行业基本面和二级市场走势之间的背离,就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在很多主流资金的掌管人眼中,真就中国人还没掌握的技术才能算高科技,才配享受高估值;中国人掌握了的技术,就只能成为制造业,只能享受制造业的低估值。
对比今年chatgpt引爆的AI板块的走势和新能源板块的走势,这种感受越发深刻。
可能很多人会说,那就是题材炒作而已,没有那么玄乎。
确实,这两者的差距自然是因为一个在风口上,一个过了风口,但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国产替代的预期在里面的重要性。
02
被主流资金无视的新能源
事实上,国产替代在过去几十年的A股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而国产替代,不就是中国对于各种技术领域的攻克吗?
其实新能源此前的炒作同样离不开国产替代这个内在逻辑,无论是逆变器、光伏,还是风电、储能,都是炒作国产替代后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
更早之前的消费电子,以及更久远之前的家电行业,都是类似的逻辑。
这也不丢人,炒作国产替代,至少逻辑上是非常顺畅的,丢人的是,爆炒的风口过后,资金对于国内资产的态度。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性机遇了,中国也确确实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取得了领先优势,然而从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炒作结束后,主流资金对于行业的观点都是担心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处于较高位,担心接下来渗透率增速不及预期,会杀业绩和估值。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比如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持续交出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后,主流资金却对此继续视而不见,依然保持对行业增速不及预期的担忧。
这些主流资金担忧的国内渗透率比较高,其实也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糟,毕竟还有超过60%的渗透率空间,还有足够的成长空间。
更加关键的是,如果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不到20%,正是处于快速大爆发的阶段,未来还有足够广阔的成长空间。
但这些主流资金似乎就觉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就只能做中国人自己的生意,完全看不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似乎在这些人眼中,中国企业依然只能做一些下三滥的活儿,赚点辛苦钱,像汽车这种高级产品能做出来,能卖给中国人自己已经是顶破天了,还想卖给全世界,那就是做梦!
而且在他们眼中,动力电池不再是啥高科技产业,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不是啥高科技产业,只是欧美燃油巨头不屑于发力而已,自然而然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就只能享受普通制造业的估值水平,可千万别想享受高一点的估值水平。
03
墙里开花墙外香
可跟国内主流资金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各个巨头熟视无睹,甚至是嗤之以鼻不同,现在是典型的墙里开花墙外香,全世界资本都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趋之若鹜。
典型的如中东土豪,挥金如土地投资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新势力。
沙特投资部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签署了一项价值56亿美元(约合401亿元人民币)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从事汽车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合资企业。
此外,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 与蔚来签订了总计约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不仅仅是迫切转型的中东土豪,连燃油车巨头大众都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开始谋求合作。
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
大众汽车品牌则选择了小鹏汽车,双方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补充基于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于2026年走向市场。
直到这个时候,国内的主流资金们才开始醒悟过来:原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真的挺厉害的,连老外都眼红呢。
二级市场才有所反映。
我说你们这些没有骨气的主流资金们,贱不贱呀!
近期由于全球资本对于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商的青睐,国内的主流资金开始抢筹,但对于中上游,这些资金依然嫌弃,依然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
新能源大爆炸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后面这些外国巨头们也要来抢筹的,也只有到那个时候,国内这些没有骨气的主流资金们才会反应过来,原来动力电池真的是高科技呀!原来上游的锂盐巨头们是如此的珍稀呀。
贱不贱呀你们!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